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2024-12-26 01:02:50 | 雕琢网

今天雕琢网小编整理了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什么叫高校招生“双轨制”?

我国高等学校招生曾经实行过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费生三种招生计划形式。1994年,国家进行了招生并轨改革试点,到1997年所有院校全部实行招生计划并轨。1999年高校在扩招中,又实行过“双轨制”,2000年全部并轨。招生计划并轨是我国高校招生分配制度的重大改革。那么什么是“双轨制”招生计划形式呢?“双轨制”是指以下两种招生形式并存:

一种是通过全国统一
文化
相关信息

请问此次活动中最受外国友人关注的是新疆的......
照片真漂亮,新疆真美,“我镜头中的新疆”......
通过镜头表现新疆有何利弊
请问夏台长此次我镜头的新疆活动中、您最大......
有人说去新疆旅游出门最好是集体行动,12......
如果有意自驾前往需要注意些什么?
夏台长您好,请问除了外国听众能参加此次活......
我想知道新疆什么最好吃呀?
通过国际台我镜头中新疆的介绍对新疆有了新......
我是英国留学生、请问怎么样能参加这个活动......
脑的顺口溜
博士伦清朗
神农本草膏
万圣节医生
尤偏旁组词
考试和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划定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统一录取的普通考生。

一种是通过全国统一文化考试,以提高收费标准而适当降低考生分数录取的共建协议计划形式的考生和扩招计划录取的考生。

共建协议招生计划是地市与外省高校签订共建协议而形成的高校单独向地市招生的计划。按照协议应由考生向高校缴纳一定数额的培养费,由省、市招生办适当降分录取的考生称之“协议生”,入校后的待遇与普通生一样。共建协议招生的本、专科生的录取在本、专科统招之后进行。协议生收费标准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缴纳1~2万元不等...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

高考招生的"双轨制"主要指的是全国统招和部分高校自主招生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招生过程中相互并存,各有特点。

全国统招,即国家统一组织的招生考试,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都可以参加,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这种模式注重公平公正,确保每位考生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同时,全国统招也有利于高校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增强学生的地域流动性,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

部分高校自主招生,则是高校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身特色和需求,自主组织招生考试或面试,录取具有特殊才能或潜力的考生。这种模式给高校提供了更大的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选拔到更加符合自身培养目标的优质生源。同时,自主招生也能够吸引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促进学科创新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

双轨制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全国统招确保了每位考生都能通过公平竞争获得机会,而自主招生则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样的模式既维护了教育公平,又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然而,双轨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确保自主招生的公正性,防止出现权钱交易等不正当行为?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避免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这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总之,高考招生的双轨制是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一种重要机制。它在促进教育公平、选拔优质人才、推动学科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双轨制也面临着如何平衡公平与效率、确保公正性等挑战。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轨制,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举措

雕琢网(https://www.dkwwz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改革方案的改革举措的相关内容。

1.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
这是义务教育体现公益性、公平性的法定要求,要多措并举,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的多种实现形式,包括小学初中对口直升;合理划分学区,学生在学区内直接进入初中;有条件的地区新建校实行九年一贯制办学等,综合有效治理一些大城市择校过热问题。
2.推进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适应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鼓励各地积极探索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为依据的招生方式。完善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引导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实行注册入学。
3.建立健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4.建立健全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制度。
5.改革统一高考,建立普通本科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
6.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选拔的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
主要举措包括: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专业素养和创新潜质;对职业型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考查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使选拔更加重视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创新潜质。
7.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的机会。
重点举措包括:拓宽社会成员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渠道。为各行各业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业绩的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建立多种学习成果转换认定制度。
高考双轨制
中国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
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
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
技术技能型有三种人,第一类是工程师,第二类是高级技工,第三类是高素质劳动者。”鲁昕解释说,之前的职业教育只讲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技能需以技术为基础。
据统计,近几年来,中国每年从中高等学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毕业生总量约在1700万人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矛盾已成为短期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突出表现。
2013年有140万人通过第一种高考方式,进入技术技能类型的教育。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实行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方式,用市场的力量来办学。
高考改革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办学体制,首先要对这类学校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产权结构和分配机制都发生变化。这个体系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过。教育部将做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的工作。据相关统计,中国普通高等院校共1200所左右。这就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教育部已经成立了联盟,已有150多所地方院校报名参加教育部的转型改革。

雕琢网

以上,就是雕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雕琢网:www.dkwwz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