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正文

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2024-10-17 18:21:23 | 雕琢网

今天雕琢网小编整理了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农村专项计划是一项新的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又称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或者叫做高校专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照顾落后农村地区的学生,部分重点高校会拿出少量专业和部分指标,以优惠的分数录取符合条件的高考生。
农村专项计划报名条件
因为农村专项计划有三个种类,每一个种类的条件要求各不相同,因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三个种类的要求,详情如下,仅供参考:

1、国家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2、地方专项计划定向招收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
招生学校为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报考条件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实施区域要对本省(区、市)民族自治县实现全覆盖。
3、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1)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农村专项计划的好处
农村专项计划拥有很多好处,首先很多考生可以凭借这个计划在分数比较低的情况下进入到一所比较好的大学。并且参加农村专项计划招生都是部属或者省属的重点院校,如果要按照普通考生录取需要超出一本分数线很多,而农村专项计划一般都是在本科一批分数线上投档录取。
其次,报考农村专项计划的学生优惠政策很大,重点院校基本上都可以优惠30到60分,有的学校甚至达到本科一批分数线就可以录取,学生得到的入学机会就会更多。
最后,农村专项计划的考生最大的好处就是毕业之后不需要找工作。在很多人认为农村专项计划的学生毕业以后工作会受到限制,其实并非如此。农村专项计划的学生在就业的时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只不过专项计划的学生会受到引导和鼓励,他们在毕业以后大部分都会去往贫困的地区创业。虽然说工作的环境比较艰苦,但是更有可能会得到国家的资助。

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农村专项计划怎么申请

一,报考条件:
符合统考条件,农村户籍,并且在户籍地高中实际就读3年。这是大前提,而高校还有部分的小前提,比如要求高中5个学期的期末成绩排名在年级的前10%,或者其他的要求,这个是很正常的,毕竟招生自主权在高校,政策也是扶助品学兼优的农村学生。


二,申请流程:
农村专项计划申请流程因报考院校不同而不同,所以具体还是看学校的要求。笔者在湖南,仅分享湖南的几所高校以供参考,基本流程是如此。
1.报考平台是“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上面会有具体指示操作,4月25日前,有关高校会公布招生简章,考生完成报名申请,这是第一步;
2、5月20日前,省市审核考生基本条件,公示通过审核的名单;5月底前,高校审核考生其他条件审核,公示通过审核的名单;6月7日-8日,高考统考;
3.高考后-出分前,部分试点高校组织考核,确定并公示资格名单;高考出分后,考生单独填报志愿,高校完成提前批录取并公示。


三,注意事项:
1.农村专项计划是单独招生,单独填志愿,不会影响正常的高考志愿,相当于给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多了一次机会。
2.而且这个计划里,一般院校会以优惠分数录取学生,通常比正常录取线低30分甚至可能更多,但是还是要达到一个高校专项计划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才行。
3.新高考改革之前,要求是在一本线之上才有录取机会,改革后,会有单独的高校专项计划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所以还是要努力,才有机会。
雕琢网

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

高考国家专项计划需要什么条件

雕琢网(https://www.dkwwzj.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国家专项计划需要什么条件的相关内容。

法律分析:
1、与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不同,虽然国家专项计划全称为“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但不管是城镇户口还是农村户口,只要考生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本人具有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其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都可以报考国家专项计划。
2、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是什么:第一,国家专项是针对高三毕业生报考高等学校的一项计划。报考人员需要符合本年度统一高考报名的条件;第二,报考人员需具有当地连续三年以上户籍,其父母一方或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第三,本人在户籍所在地的高中连续就读三年。要参加资格审查才可以参加国家专项计划录取。

法律依据
《国家级专项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二条 国家级专项规划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以经济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由国务院审批或授权有关部门批准的规划。

以上,就是雕琢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雕琢网:www.dkwwzj.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如何填报招收农村专项计划志愿”相关推荐
农村应届高考生如何选填报志愿?
农村应届高考生如何选填报志愿?

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2023年江苏地方专项计划录取规则如下:一、报考地方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2023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2、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我省实施区域的农村地区,且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或市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二、录取条件如下:1、高考成绩达到江苏省本科线。

2024-11-06 00:24:55
怎么用农村专项报考志愿?
怎么用农村专项报考志愿?

怎么用农村专项报考志愿?地方农村专项招生院校为部分省属本科高校(具体招生院校名单及招生计划详见计划册),报考需通过4月-6月份进行的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申请并经相关省(区、市)审核通过,名单所列考生方可填报,其他考生填报视作无效志愿。高校专项计划定向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招生学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具体实施区域由

2024-11-25 12:44:04
如何填报广西扶贫专项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广西扶贫专项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广西扶贫专项高考志愿广西招生考试院6月12日公布2016年普通高考批次和志愿设置和填报的相关政策。今年广西共设置12个批次,新设了精准脱贫专项计划本科批、精准脱贫专项计划专科批。志愿设置仍然分为单志愿、顺序志愿、平行志愿三种模式。为了让考生更加了解何时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需注意哪些问题,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对志愿填报进行了解读。考生填报注意事项●从6月24日10:00起可填报

2024-11-17 08:57:59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

高校专项计划怎么填报志愿专项计划填报志愿注意事项第一点:报考区域要求及条件不同(填报国家专项计划志愿的考生须具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具有当地户籍、省实施区域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当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第二点:招生高校不同(国家专项计划招生由中央部委属高校“985”、“211”院校和地方本科一批招生为主的高校承担;地方专项计划则由在本科一批录

2024-11-02 15:24:25
河南省高校专项计划中农村户籍如何界定
河南省高校专项计划中农村户籍如何界定

河南省高校专项计划中农村户籍如何界定其界定标准为,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53个县)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河南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53个县)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2、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3、已参加当年统一高考报名且通过报名资格

2024-11-21 09:00:22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合理搭配平行志愿,形成有效梯度。合理搭配的原则就是一般既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高的院校,也不要全部填报分数较低的院校。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文科生可以报哪些专业,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文科生可以报哪些专业文科生可以报的专业1、哲学哲学类: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点评:属于较冷的学科,哲学有76所学校开设课程,但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开设的学校很少。一般情况下现在

2024-09-25 04:50:19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价值观的因素、分数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考生自身因素等等。考虑志愿的时候多种因素在一块考虑,兼顾一下,考虑面越宽,越有利于孩子发展。家长和考生要分清主次,根据个人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整体思路,然后再作出决策。科学填报志愿,理性规划未来的整体思路大致包括以下3个方面。一、确立职业

2024-09-25 05:05:25
高考如何志愿填报
高考如何志愿填报

高考如何志愿填报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未来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以下是填报高考志愿的一些建议和步骤:1.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首先要认清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包括自己喜欢的学科、擅长的技能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等。2.了解各个高校和专业:积极收集各个高校和专业的信息,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水平、就业情况、科研成果等。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招生宣传册、网络咨询等途径获

2024-11-03 01:57:09